科技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成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构建西部科学城协同创新机制
大力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聚集“高精特新”企业
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
l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塑造城市发展新势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成都科技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两会的部署要求,把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科技创新的先进做法与当前成都科技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围绕“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四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两化”,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通过加快构建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机制、面向重点产业创新需求多渠道搭建功能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校院企地融合发展共同、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和开放创新水平、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和开放创新水平等系列动作,为城市创新势能、产业发展能级跃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l 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关键设备成都造
近期,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许你万家灯火》引发热议,该剧聚焦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诞生过程。“华龙一号”作为“国之重器”,很多关键设备都在四川生产,DCS控制系统来自成都,“核电之芯”核燃料组件来自宜宾,并带动了在川3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配套,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涉及重大装备、数字化仪控等领域。
位于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华龙一号”核心技术的诞生地。为了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包括余平在内的科研人员付出了多年的心血。余平说,“‘华龙一号’的核心设备、核心技术全部国产,我国也成为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不仅如此,“华龙一号”还创造性地结合了非能动安全系统与能动安全系统,安全性达到了国际最高标准。“非能动安全系统与能动安全系统能够保证在事故情况下,72小时内不需要外部的干预,也能确保反应堆的安全。”
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首批工程4台机组已经全部建成商运,福建漳州一期、海南昌江三期等“华龙一号”新建机组已经开工建设。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示范工程建设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据了解,“华龙一号”首批项目带动了四川3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配套,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涉及重大装备、数字化仪控等领域。
除了“强链”,还将“建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双流建设了产业园,以研究院牵头,吸引更多下游企业入驻产业园。
l 汇聚“高精特新”企业,助力成都建圈强链
为深入实施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青羊区、龙泉驿区、双流区,近日落地大批重量级项目,助力产业生态“建圈”与重点产业“强链”。
成都市青羊区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29个重大项目与青羊区“牵手”,协议投资额达240亿元,为打造航空特色标杆产业载体而生的航空科技大厦也正式奠基。航空科技大厦项目是2023年“六个一批”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近5亿元,将于2024年8月建成交付。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集“总部办公+创新研发+投资孵化+军民融合”为一体的航空特色产业楼宇示范和标杆产业载体,将围绕成飞、611所等链主企业,构建形成航空科技上下游紧密配合、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生态格局。
“聚焦三个做优做强 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龙泉驿区2023年一季度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亿纬锂能等27个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30亿元。龙泉驿区此次集中开工的27个项目,涵盖汽车、能源电子、航天装备、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亿纬锂能成都项目协议投资100亿元,主要包括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两大板块,储能电池方面,主要生产高容量和高倍率21700电池,预计年产9GWh;动力电池方面,主要生产动力电池及系统,预计年产21GWH。
亿纬锂能成都项目效果图
面向重点产业创新需求
一盏资本将进一步
发挥“以金助企、以智兴产”的作用
赋能科技创新项目提质发展
为成都创新势能
产业发展跃升提供强力支撑
来源:先锋成都(ID:CDxianfeng)、成都发布(ID:cdfb-szfxwb)